首页  统战概况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民主党派  统战组织  理论园地  管理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园地>>正文
杨昌儒: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2016-09-20 09:59   中国民族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新理念、新观点,是对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理论、政策的新的丰富和发展。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我国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的根本基础,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并取得成就的基本前提,是做好我国民族工作的一项根本原则、关键所在,是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实践主线。

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不可能有真正的民族团结

(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的私有制经济具有剥削性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其私有制经济的生产资料个人占有制性质决定了不可能调和的阶级矛盾,当这种矛盾日积月累、被点燃的时候,各阶级之间必然对立,甚至爆发流血冲突事件,出现斗争与反斗争。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政治制度具有压迫性

阶级社会中政治上层建筑所采取的一切压迫手段都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下层平民阶层无疑是上层统治阶级利用其达到目的的工具,统治阶级的一切专制独裁的政治活动都披上合法的外衣,下层平民理所当然成为专制统治的牺牲品。对立阶级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必然存在,阶级压迫之下的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不和谐性暗暗隐藏,一旦各民族之间的根本利益一而再地被忽视或者被侵蚀,并进一步达到矛盾激化的顶点,就会爆发冲突。

(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的民族政策具有历史局限性

在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内心里面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民族平等的思想的。阶级社会的各种民族政策不可能真正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它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立足于统治的需要而采取的暂时性措施,而不是着眼于各民族真正的平等和各民族真正团结的目的。

(四)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的文化政策具有奴役性

阶级社会的社会结构是“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结构。在封建性极强的阶级社会中有着严格的宗法制度,即规定嫡庶系统的法则。潜在的阶层、阶级意识导引着封建文化趋向于所谓的正统思想。于是,出生决定命运的制度文化之下就包含了民族的奴役性特征,平民阶级永远不可能有机会走进森严的上层阶级专制政治体制之内,这种制度文化的奴役性必然导致阶级之间的对立性,而在这种制度文化笼罩之下也就不可能有各民族真正的平等和团结。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各民族紧密团结提供了根本前提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是民族团结的根本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一论述深刻指出了民族关系的关键前提,即一个民族的生存能力、交往密度以及发展程度等。但是,一个民族的生产能力、发展水平以及交往交流等都与他所属的国家制度体系有着极大的关联,没有一个良好的国家制度体系作为支撑,其它的一切诸如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必将陷入瘫痪或者停滞不前的境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分配制度,调动了各民族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促进了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的频率和密度,以及扩大了各民族交往交流的半径。在优越的制度体系之下,人民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并在各自分工的工作领域取得了良好成绩,中国各民族达到初步的小康生活以及中国当前的经济、政治等的世界地位就是最好的说明。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各民族紧密团结的思想指南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有足够的智慧解决一切国内的难题和国外敌对势力的任何方式的发难,而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必将能够更好地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铸万里人心长城,抵御一切反动势力和所有的域外敌对势力。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崭新而科学的特质,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显示了其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中国各民族人民实现了地位平等、社会平等、政治平等、文化平等、发展平等,获得各族人民的真心拥护和爱戴。

(三)社会主义制度是民族团结的制度保障

我国宪法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就从宪法的高度规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紧紧依靠广大劳动人民,以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真正拥有者,各民族群众才是自己真正的主人。这就从制度的层面为各民族主人翁地位确定了法律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真正成为了各民族团结一心的根本保证。

(四)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大繁荣是民族团结的关键要素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论述,对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方向无疑是一个正确的行动指南,将推进全国各族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与文化氛围,为各民族真正团结一心提供了关键的条件。

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关键在于它所滋生的土壤条件,在于是否有文化发展繁荣的和谐环境和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就为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土壤,因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文化建设,是基于各民族都能够走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的,中国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成员,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的格局符合中国的实际,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已经在历史与现实中得到体现。

中国56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如此紧密地团结起来,归根到底是因为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文化特点等得到了尊重和维护;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在世界舞台中璀璨耀眼,吸引全球的目光,就在于它是由56个民族的多彩文化构成的文化大观园,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这就具备了各民族紧密团结的文化底蕴。文化作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核心元件,在各民族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之下,心心相印,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三、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发展与进步的基本要件

(一)民族团结是我国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全稳定的根本前提

我国各民族紧密团结的历史和现实,是基于各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地位的真正平等,消除了各民族之间心理隔阂的屏障,扫除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地位所面临的阻碍因素,使各民族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认同了彼此的文化特质、生活习俗、生存方式等的文化事项,增强了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指出:“国际合作只有在平等者之间才有可能,甚至平等者中间居首位者也只有在直接行动的条件下才是需要的。”这一论述精辟地指明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说明只有各民族真正的团结起来共同奋斗,才能更好地实现民族平等。

中国各民族都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大厦的重要基础,每一个民族在国家建构的历史和现实中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都扮演了新中国国家建构的主人翁角色,每一个民族的不可或缺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各民族在倾注全部力量支撑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同时,也享受着国家政治大厦所给予的安全保障与庇护,以及所提供幸福生活环境方面的平等地位。所以,民族团结是国家安全与统一的必要前提,只有各民族都具有了为国家安全与统一大业的奉献意识,国家的所有宏伟事业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和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一论述精辟地阐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高瞻远瞩地指出了民族团结在国家建设事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各民族紧密团结是各民族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根本前提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论述中强调了各民族团结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全稳定方面的特殊意义,同时,也为我国的民族工作指出了方法,我国各民族更加紧密团结的良好局面将会展现出来。

(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得到发展的必要基础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经济发展的必要基础。民族团结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安定和谐的良好环境,各民族的和谐相处是经济建设迈上更高台阶的必要条件。经济建设的关键在于人的动力作用得到完全的发挥,而人的动力或潜能真正的发挥出来又需要一个良好的、平等的、健康的人文氛围。试想,如果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或者矛盾激化,必将导致人们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经济建设事业必将被搁置,甚至遭到破坏,而最终遭殃的还是各民族群众,为社会经济衰落或倒退埋单的还是各民族自身。回顾现实,各民族团结的作用,已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最好的验证,中国各民族今天达到的初级阶段的小康生活,是与各民族的紧密团结和互助互爱分不开的。所以说,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经济发展的必要基础。

民族团结是社会得到治理的必要基础。一个社会要得到较好的治理,实现社会环境风清气正,必然需要良好的人文氛围,形成一种社会的“治”的文化,就必然需要社会主体—人群之间具有良好的互动关系或者团结和谐的状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然需要民族团结作为基石,社会的治理根本上是对人的治理,实现对社会主体的管理或者说治理,是实现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必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的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要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论述精辟指出了文化在国家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等上层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弘扬和传承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与具体方法和措施。然而,各民族文化发展与繁荣必须以各民族团结为基础,如果民族内部之间或者各民族之间不团结、不和睦,就必将出现狭隘的民族文化主义,出现歧视他民族文化的现象,这就不利于各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和繁荣,我们必须要秉持客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和他民族的文化。正如马克思所说:“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它民族。”

(三)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小康,覆盖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全体人民。......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这一精辟论述鲜明地诠释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真正内涵,指出了全面小康生活的实施主体和受惠的对象,同时也强调了全面建成小康的对象与范围——全国各民族群众,真正地把全国各民族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侧重把人民置于全面建成小康生活的直接受益者,这体现了党中央的高瞻远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远大的、切实的理想与目标,这无疑调动了广大各族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表明了国家顶层设计对于“民心”这一伟大工程的高度重视,真正地践行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这一宏伟的举措必将赢得全国各民族的更加拥护和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这一高瞻远瞩的论述是以国家总体战略的高度并结合具体国情实际而做出的准确判断。同时,这些论述也是另外的侧面阐释了民族团结对于国家大战略的积极意义,即只有在各民族真正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关系局面之下,才能创造出令世界为之瞩目的成就,使全国各族人民达到真正小康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积极行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前提。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离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活动,一切美好的理想或梦想都只能是空中楼阁。作为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在我国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各民族紧密团结已经成为各民族必然的选择和最优选择。那么,在国家给予各民族生存、发展、社会等平等地位的情况下,各民族也必将以能够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为荣耀,为此,各民族群众只有很好地团结起来,“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地团结起来”,拧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才能在复杂的世界局势中战胜一切敌对势力。今天的中国在世界上所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各民族群众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是各民族团结在一起共同面对困难和挫折的结果。

【本文系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2015年项目“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研究”中期研究成果。】

(文/杨昌儒、柏友恒、金炳镐)

Copyright © 党委统战部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438号 邮编:066004

开发与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